时间:2022-08-13 10:46:57点击:896 次来源:中信皮肤科门诊部
“一度暑出处暑时,秋风送爽已觉迟”。处暑已过,金风袭来,秋雨送爽,空气中明显多了丝丝凉意,暑夏的高温慢慢退去,身体的燥热已不在。人们准备开始欣赏秋季美景。然而在不经意间,许多亚健康状况也悄然爬上身体。夏季刚过,高温对人体损耗过多,所以进入秋季应及时关注养生保健。俗话说“春困秋乏夏打盹”,尽管秋季早晚凉爽,但人体还是极易出现困顿、乏力疲倦等症状。你不调理身体,身体就会调理你,让我们看看秋季养生需注意哪些事项!
一、起居: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
秋季正值天高气爽之时,阳气渐收,阴气渐盛,应增加夜间睡眠时间,来补充夏季不够充足的睡眠。“早卧” 可以调养人体中的阳气,“早起" 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,防止阳气收敛太多。
二、衣着:“春捂秋冻,到老不生病”
美丽冻人,要有尺度,露肩露脐上衣想必是姑娘们的最爱,但是入秋了就要注意了,露肩上衣很容易使得肩膀受凉,易引发肩周炎和劲椎病,露脐装也会引起凉气进入体内,使得阴气渐重。可以适当搭配丝巾,不仅可以保护颈椎,还可以增添气质。男士也要适当增加外套,不建议在车内使用空调,晚上休息应关好窗户,以防邪风侵入。
三、运动:“药补不如食补,食补不如运动”
秋季运动,登山和慢跑最合适不过了,登高望远,一览众山小,欣赏美景的同时增加肺活量,增强血液循环,促进新陈代谢;而慢跑可以增强心肌供氧能力,改善心脑供血不足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任何运动都要量力而行。
四、饮食:“宜食麻以润其燥”
秋季养生,首先要以滋阴养肺为主,防止秋燥。进入秋季,人们常常感到口干舌燥、皮肤干燥、鼻炎、咽炎等病症发作,这都属于秋燥症状,此时,需要多补充水分,早晨可以饮蜂蜜水,也可搭配雪梨、银耳、百合、莲藕等润燥的食物,少食或不食刺激性较强的辛辣油腻食物。此外,还可以适量进补“秋季四宝”——枸杞、红薯、百合、大枣,对于体虚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。
养生,要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。中医讲究天人合一,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,才能健康长寿。
赏金秋美景日,即养生健体时。